孩子模仿老人的不良行为,隔代坏榜样,如何破?

作者:菏泽心理咨询师协会 日期:2018年12月05日 来源:菏泽心理咨询师协会 浏览:2207次

 作为父母,我们不难看到,

当小婴儿躺在婴儿床上玩耍时,如果我们朝Ta吐舌头,Ta可能也会吐舌头;

当我们朝Ta微笑,Ta可能也会立即报以微笑;

稍大的孩子,看到路上驼背老太太走路,孩子可能会在一旁模仿驼背老太太走路慢吞吞的动作;

如果看到老太太跳广场舞,孩子还可能兴奋地把舞姿模仿得活灵活现……

与孩子接触和生活的人,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

模仿是小朋友的天性,父母要警惕什么样的模仿?

一位妈妈带儿子到超市购物。这位妈妈想买一点水果,叫小男孩在旁边抽一个透明塑料袋。接下来的一刻把妈妈看呆:

孩子一连抽了10多个透明塑料袋,他先把手上10多个透明塑料袋卷好,塞进自己宽大的裤袋,最后才抽了一个透明塑料袋,走到妈妈身边装水果。看到自己儿子做出的举动,这位妈妈内心很不是滋味。

孩子的奶奶平时也有这种一进超市便抽一大堆塑料袋的坏习惯,孩子一定是模仿了奶奶的行为……

这是最近一位妈妈的求助,她说家里的老人非常难以沟通,每次说几句就会不高兴。但孩子的坏模仿不是小事,如果养成习惯,一定会玷污孩子的品格,未来甚至影响孩子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有时候孩子看到后,不立即模仿出来,爸妈们也不知道孩子受到了怎样的影响,但一段时间后,孩子身上会做出一些似曾相识的举动。

比如上文的孩子模仿奶奶偷拿塑料袋;

又比如在平时吃饭时,孩子模仿姥姥把菜咬断,然后丢给旁人吃;

再比如,孩子会在趁人不注意时,模仿爷爷偷偷倒酒喝;

再再比如,孩子可能会模仿姥爷在公共场合肆无忌惮地挖鼻Shi……

这些行为,与其说是模仿,还不如说孩子已经将模仿来的行为,内化成自己的习惯和行为。这方面,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有过专门的解释,他说,当孩子的心智逐渐发展,孩子会把他们平时模仿来的行为,内化而形成自己的心像。简言之,就是孩子身旁的人的行为,慢慢地会变成孩子自己的行为。

 

家庭中,孩子模仿老人的不良行为,如何破?

1、关系上的隔离?

老人为了哄骗孩子吃饭,答应孩子吃完后就买玩具,结果没有一次兑现;孩子可能便学会了撒谎,或许他偷糖后撒谎,说糖是玩具熊偷吃的……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父母把孩子带在身边,与老人分开住,是一个直接断绝不良模仿的做法。

然而,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有这样的经济条件。一是经济问题,夫妻俩要上班,他们也请不起保姆照顾孩子;二是如果让孤独的父母自己住,他们会被戴上“不孝顺”的帽子……

 

2、心理上的隔离?

有个名词,叫“烂苹果效应”,在一个篮子里,出现了一个烂苹果,有人不舍得把烂苹果扔掉,没多久,却惊讶地发现,整一篮子的苹果都坏掉了。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人的行为习惯非常恶劣,孩子很可能会被带坏。

然而,有些家庭,从客观条件来说,不能杜绝这样的不良影响。因为即使行为不好,毕竟都是家人啊,尤其是老人,不能说分开住就能分开住。除此之外,不少老人到了一定年纪,思想容易固着,难以沟通,不容改变。怎么办?那么就改变孩子的想法和认知,帮助孩子修正对事情的认识

在孩子的行为纠正上,父母除了帮助孩子改变错误认知,爸妈平时还要多陪伴孩子,给予孩子正面和积极的模仿环境,减少孩子与不良模仿对象的接触,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最终改变坏模仿,达到行为的塑造。当孩子取得进步时,爸妈别忘记赞扬孩子。当然,孩子在家庭中的模仿,除了老人,父母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被模仿者,所以父母自己的言行举止要重视。

 

声明:本公共账号文章,均是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觉侵权,可回复本平台我们会尽快处理。

 

家长

一个不经过考核就可以上岗

永远不会因为考核不合格而下岗的职业;

家庭

孩子在人生旅途上的第一站

对人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父母

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一生起着关键性作用;

家庭教育

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的成功就是孩子的成功


你的孩子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青春期叛逆、迷恋电子产品、早恋、厌学问题凸显

行为习惯不良,磨蹭、拖延、学习习惯不好,爱发脾气

不主动学习,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成绩不稳定

不会学习,没有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

和家长关系紧张,无法沟通,无法正确应对和老师、同学的关系

没有自信和目标,无法自我管理,不知感恩父母,生命状态低


面对这些问题

孩子需要一套家庭教育系统解决方法

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优秀的教育方法

智慧父母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