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春期孩子顺利沟通的3大法则,做到2条,你就所向披靡了!

作者: 日期:2016年06月07日 来源: 浏览:1351次

 

    今天赵老师要和大家谈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如何与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良好沟通?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听自己的话,从而能让自己把自己半辈子的经验传授给他,让他少走点弯路。

    但事实上,随着孩子的长大,越来越多的父母无奈地发现,自己与孩子越来越难沟通了。

    甚至有的孩子根本不把父母这个人放在眼里,你讲的话,他都自动屏蔽,宛若你是一团空气。

    父母面对这样的局面,往往恼羞成怒,为了让孩子听话,有的父母对孩子大打出手,有的父母虽然不至于动手,但对孩子冷嘲热讽、挖苦刺激,什么话难听,就讲什么话,自己还对自己讲,这是激将疗法,以为自己一激,孩子就振作起来了。

    没想到的是孩子刚好就坡下驴,就地打滚,搞得父母更狼狈不堪。

    难道是孩子真的不成器吗?

    其实不是。

    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父母,我们根本不明白,与孩子良好沟通,想要让孩子对你的建议郑重其事,想要对孩子有效施教的前提源于3个:关系、敬意、方式。


1、关系的深浅


    在要对孩子施教以前,很多时候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已经遭到了破坏!

    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决定了孩子要不要考虑你的建议,要不要听话的前提。

    教育,某种程度上就是关系。

    打个比方:有个3岁的小孩,平时孩子的妈妈对孩子特别好,她们之间的关系很融洽。有一天,妈妈没有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失手打了淘气的孩子一巴掌。

    我问你:孩子会因此而恨你,不认你做妈妈吗?

    再来假设,孩子在家,有一个从来不怎么走动的亲戚,比如孩子的姨姨或者姑姑,看孩子淘气,失手打了孩子一巴掌。

    我问你:这孩子以后还会认她做长辈吗?

    不会!

    妈妈打一巴掌,过一会,孩子自己当没事人一样,又可以裹在妈妈的怀里,撒娇撒痴,不记仇。

    为什么?因为他笃定他妈妈是爱他的。妈妈平时为他做的一切,他都是看在眼里的。他不会因为妈妈一时的失手就怪罪妈妈。

    而那个平时不怎么走动或对孩子没有付出的亲戚,不用打一巴掌,就是骂几句,孩子都会和他翻脸。

    凭什么?你凭什么这样对我?!

    这就是人性。

    人性就是你对我有恩,你怎么我都可以;你瞧不上我,你不关心我,我动我一个手指头试试!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的基础是什么?

    基础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这种关系有没有紧密到,无论你讲什么,孩子都不会认为你是在恶心他,你是在抛弃他,你对他另眼相看,而只是认为,这是妈妈对我的爱和规劝。

    我记得我上初三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对我特别好。她的女儿和我一个班,但有时候我都会有一种错觉,老师对我的欣赏和认可,都超过自己女儿。

    有一段时间我状态不好,成绩一直往下掉。在一次破天荒的低分之后,老师很生气,我想她是非常非常生气。她居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整整训了我10多分钟。

    10多分钟的时间里,我始终低着脑袋,不敢看老师。

    下课后,老师的女儿走到我跟前,担心地问我:

    我妈脾气不好,你不会记恨她吧?

    我摇摇头,怎么可能呢?老师训我,是恨铁不成钢,我懂,她骂我是为了我好。

    从此之后,我更加努力了。

    为什么我不讲老师是骂我,只讲老师是训我呢?

    因为骂和训,哪个孩子都听得出来。训是满怀爱意,训你的人,她训你的时候,她自己都很痛。训里面没有嘲讽,没有刺激,只有沉痛。

    而同一时期,我们班主任也经常“训”我,我听来却特别刺耳。这位班主任一向看我不顺眼,这几次成绩低落,这位老师就像找到机会一样,总是忍不住对我冷嘲热讽,讥讽和看笑话的心情溢于言表。

    虽然我没有勇气当面回骂,但还是如鲠在喉,直到写了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痛骂了她一顿,我才解气。(虽然这篇文章后来被我爸发现,当场撕掉。)

    所以,教育你的那个人与你的关系怎样;

    教育你的那个人的品行怎样;

    教育你的那个人的立场是什么?

    这些都深深地影响到受教育者对你所教育的东西的接受程度。

    这不是因为孩子不懂事,而是普遍人性。

    即使是你,也是如此。

    想想,我们平时难道不是根据交情的深浅,决定了对对方能讲什么话,以及讲话的尺度?

    有位母亲,孩子从出生起到上初一,都是孩子的奶奶一手操劳。母亲和孩子虽然同居一室,但十几年的时间里,孩子吃什么,穿什么,头疼脑热,都是老人一手操持,做母亲的除了生下她,再没有尽过太多责任。

    孩子上初一了,学习成绩是一塌糊涂,老师经常把妈妈请到学校。这位妈妈,这个时候开始感到面子上挂不住了。

    于是回家就骂孩子,你怎么不给你妈争气呢?你看看老师老叫我,我多没面子呢?!我的面子都被你给丢尽了!......

    女儿不堪忍受,回骂道:

    你凭什么骂我?我长这么大,你管过我一天!你尽过一天的责任?!

    孩子边说边哭,满脸泪水,摔门而出。

    最后还是年迈的奶奶出去,四处寻找,才把孩子劝回家。

    这位妈妈,本来是希望骂醒孩子,让孩子羞愧,进而努力,没想到,却让她们的关系更雪上加霜了。

    与孩子深厚的情感,是靠父母一点一点苦心浇灌出来的。

    这里再讲一个故事:

    我有一位朋友,上大学的时候,没日没夜玩游戏,搞到自己连毕业证都没有拿到。

    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沉默的父亲扔下面子,带着他一个人一个人地找关系,恳求别人给自己的儿子一份工作。

    儿子看着年近60,花白头发,一辈子没求过人的父亲为了自己在别人面前低声下气,痛骂自己不是人。

    在进入单位之后,努力工作,利用闲暇时间勤奋学习,最后终于考上了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以优秀的表现进入一家外企。

    现在,居然也是一枚成功人士。

    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个浪子,是被父亲的慈爱拉回头的。

    所谓生恩不如养恩。一年年、一日日、一点点的关爱,操持、为孩子的劳碌奔忙,孩子都是看在眼里的。

    人心都是肉长的,每一个孩子都不是白眼狼。有了这份关系,这份深厚的情感,你的建议、规劝,孩子不会不掂量掂量的。

 

2、你值得你的孩子尊敬你吗?

 

    孩子对父母是需要敬意的,但这种敬意不是无缘无故就应该有的。

    有的父母觉得,你是我儿子,你就该敬我。

    这是什么强盗逻辑。是的,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弱小,没有见过什么,总是喜欢把爸爸看成超级大英雄,把妈妈看成超级大美女,在他们的心里,父母是最好的,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有比父母伟大的人呢?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开阔。他们慢慢意识到父母也不过就是很平凡很普通的人,而每一个父母身上都有自己不好的一面。

    孩子对父母的弱点,看得一清二楚。

    这个时候,我想问你:他还能再像以前那样尊重你吗?

    甚至有的孩子会小瞧自己的父母。

    所以李波老师一直讲:修身。父母不能放弃自己,放弃自己的人生,放弃对自己的要求。

    否则,我们在孩子面前,就是光着身子。

    他都把你看透了,还能听你的话?

    这样讲,并不是要大家去做成功人士,而是要大家事业、品质、道德种种方面,要有你值得孩子尊重的东西。

    这个东西就是一份荣耀,一份骄傲,让他以自己的父母为荣为傲。

    父母恩爱都是一份骄傲呀!你看现在离婚率这么高,夫妻之间手撕对方的遍地都是,孩子一到学校,身边好多家事悲惨的孩子,感觉一下,自己的父母蛮伟大,还能将爱情进行到底,这就是自豪。

    台湾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女性,叫陈文茜,她被李敖誉为“全台湾最聪明的女人”。她的母亲,因为工作忙碌,在她不足7个月的时候,就把她交给外婆。这一交就交付了17年,外婆对陈非常的溺爱,虽然如此,她还是感觉自己像一个孤儿。

    小学5年级的时候,老师要学生们写作文,题目是《我的爸爸妈妈》。陈文茜实在无法可写,因为爸爸妈妈在她的人生中是一片空白。

    她既无法幽怨,又无从歌颂,只好写下一篇奇特的文字:

    我的爸爸妈妈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父母,别人的父母会给小孩钱,我的父母,要花钱才买得到他们。

    17岁的时候,陈文茜的外婆去世,她回到母亲的家。母亲对她的管教非常严厉,陈文茜很不适应。经常偷偷地哭。

    她认为自己是一个外来的闯入者,不是母亲的孩子。

    她们的关系一度糟糕到极点。但,无论怎样不和谐,陈文茜在内心中都深埋着一份对母亲的敬佩和自豪。

    她的母亲也实在不能不让人敬佩!

    陈文茜的母亲是一位非常成功的职业女性,在整个台湾金融圈赫赫有名。她除了外表非常美丽,能力非常强之外,她的心灵也很美。

    金融圈中她帮助人,包括白文正(台湾宝来金融集团总裁)、荣安邱(台湾股市四大天王之一)都曾对陈文茜竖起大拇指,称赞母亲的品格与善心助人。

    在尔虞我诈的金融圈里,陈文茜母亲的成就,不来自奸诈钻营,相反乃因诚实与不贪。她从不对外宣告谁买进多少股,也不会把客户买进涨价后的股票占为己有,虽然这在股市里如此常见。

    由于诚实,也由于对金钱的品德,而非唯利是图,使她的母亲早在90年代已成月薪百万的成功女性。

    陈文茜母亲不但在事业上进取,而且在职业道德上非常有操守,这样的母亲,陈文茜内心中其实不知道有多自豪,多骄傲。

    后来,追随着母亲的步伐,陈文茜也成为一名独立、智慧、能干的成功女性。

    母亲80大寿时,文茜将自己深埋内心的话向母亲告白:

    妈妈,谢谢你,我好爱你!

    所以,不要问孩子能给自己争什么气,先要问问自己,我们能给孩子什么,让孩子因我们而自豪!

    做好自己,让孩子因我们而骄傲!

    做好自己,让孩子因我们而有面子。

    这个时候,你还怕他不看重你的建议,不尊重你这个人吗?

 

3、方式

 

    有的父母能接受孩子的好,不能接受孩子一丁点的瑕疵;能接受孩子的乖,听话,不能接受孩子一丁点的反叛;能接受孩子的低眉顺目,不能接受孩子一丁点自作主张。

    孩子永远只能是挂在墙上的一面锦旗,为自己脸上贴金。

    于是,很多父母和我哭诉:我的孩子以前可好了,现在怎么变了个人?

    说实话,变是正常的,不变才不正常。

    要不让他永远停留在8岁,你也接受不了。

    接受他的成长,就要接受随之而来的问题和改变。

    你要适应孩子的成长,不能让孩子来适应你的好恶。

    父母在孩子乖的时候,听话的时候,给自己长脸的时候,往往能与孩子保持良好关系。

    一旦孩子有点叛逆、有点落后,有的父母就玻璃心受不了了,我的面子都丢尽了!

    于是,往日的恩情一扫而光,开始进行抱怨、指责、升级到谩骂,甚至人身攻击。

    仿佛这孩子不是自个生的,可着劲造。

    很多父母在外人面前彬彬有礼,讲道理,讲风格,讲方式,在自己孩子面前,这套就都丢了,觉得是自己生下来的,我想怎么就怎么!

    须知,他是一个人,不是你的私有物品。你有面子,他也有面子;你有情绪,他也有情绪;你有懈怠,他也有懈怠;你有消沉的时刻,他也有......

    你要尊重他,就要注意方式,就要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打击面那么大,不要把话讲那么难听,不要把事做那么绝,这不单是给孩子留后路,也是在给你自己留后路。

    我见过太多父母,在对孩子毫无底线地谩骂攻击甚至殴打之后,孩子非但没有振作,反而索性没脸没皮了。

    父母们切记:我们和孩子沟通是为了唤醒孩子内心的善、力量、自省;不是为了激发出孩子内心的恶、颓丧、放纵。

    你的话往积极的、建设性、信任的方向走,孩子就走过去了;你的话往毁灭的、消极的、怀疑的方向去,孩子就滑下去了。

    对事不对人,可以说事,但不能攻击人,一旦上升到攻击人的层面,性质就变了。孩子就翻脸了。

    不要因为孩子成绩下滑了10分,就把孩子骂的跟不是你儿子一样;不要因为孩子没考上重点高中,就觉得他欠了你,像追债的债主一样对他无情,不要因为孩子上了上网,就好像他粘上毒瘾一样对他嫌恶!

    那样,孩子会怀疑你对他的感情,怀疑这份父子母子情原来也不是那么纯粹。

    信任这个东西,构建的时候,不知要费多少心力;摧毁它,有的时候只需要一个瞬间!

    最后,我想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我们要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尊重我们的建议,要做好3点:

1、确保你们之间的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2、努力做好自己,成为一个让孩子骄傲、自豪的老爸老妈;

3、注意我们的教育方式,讲话方式。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都不要用极端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诋毁。没有人禁得住至亲的背离!

    我想说的是,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是经历漫长的曲折往复而走向成熟的,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因为孩子一时的问题,一时的不足,就忍受不了。

    放开眼光看去,今天每一个小孩都会长大,却未必能成熟。

    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今天,你在面对他成长问题的时候,够不够宽容,够不够理性,够不够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