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心理探秘:婚恋伴侣的心理原型

作者:佚名 日期:2011年09月08日 来源:网络转载 浏览:2238次

    相爱的双方从相互认识到产生恋情,一般来说会经历一个从“主观想象”到“客观感知”的过程。著名的分析心理学大师卡尔•荣格认为,爱情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主观的情感过程,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关于恋人的“原型”,也就是说,在人的心理世界中存在一个原始的、主观的的异性图像,当遇到一个外在的异性对象时,人的无意识会自动地将内心深处的那个主观图像与这个现实的异性对象作比较,当这个现实异性对象,通过当事人的投射、识别和了解并符合其内在异性的原型时,爱情就产生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恋爱过程,不过是一个主观投射并寻找外在“替身”的过程。

       一位深爱自己男朋友的女孩子告诉她的心理医生,因为男朋友说他爱上她的原因,是因为她长得太像过去的“初恋情人”了,听了这话,女孩十分生气,并执拗地要求和男朋友分手。她的心理医生告诉她:“其实男朋友的初恋情人,仍然也不过是另一个人(婚恋原型)的替身,所以你不必为此感到他对你的爱不珍贵和不真实……”女孩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顿感释然。

  那么,人们心目中这个异性图像(婚恋原型)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分析心理学认为,“婚恋原型”就是一个人内心中的主观的、原始的异性图像,这个理关于异性的主观图像不仅取决于家族的无意识心理遗传,是家族中祖辈异性图像在无意识中的沉淀,而且与当事人的个人成长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人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生活在与异性的关系当中。其中,对人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异性,就是自己的父母双亲。对男孩子来说就是母亲,对女孩子来说就是父亲。因此,与“异性别父母”的亲子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内心的异性图像。难怪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最早的恋爱对象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父母。

  心理治疗的许多理论模型都试图阐述父母的婚姻以及 “母子”或“父女”关系是如何影响了一个人的恋爱与婚姻的。譬如,有一位女孩,她生活在一个父母婚姻关系有严重缺陷的家庭,父母总是矛盾重重,冲突不断。有一天,她的父亲有了外遇,母亲因此很“受伤”。这个女孩子会怎么看待自己的父亲呢?她怨恨自己的父亲,在感情上疏远父亲,父、女之间形成了一堵“无形的墙”。女孩从此以后坚定地站在母亲一方,与“不忠”的父亲做斗争,并试图以此来安慰无辜的母亲。这样,原本平衡的“父、母、孩子”的等边三角形平衡关系被打破。

  母亲用自己的眼泪(或者用明确的语言)告诉女儿:“你以后千万别嫁给这样的花心男人啊!”——这一观念慢慢“内化”为女孩自己的婚恋观。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孩慢慢长大了,开始了自己的恋爱,但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尽管她拒绝接受任何类似于父亲那样的气质的男人,但却戏剧性地总是被这样的男人所吸引。不久,她就和这样的男人结婚了,也许这个时候她并没有发现,自己嫁的这个男人在骨子里就像她的父亲,直到有一天,她人到中年,也有了自己的儿女,却吃惊地发现,自己的丈夫也有了外遇。而她和她母亲一样,有了一位相似的花心老公和痛苦婚姻。

  也许有人要问,如果这个女孩避开了他父亲那样的男人,而与另外的在两性关系上“憨厚老实”的男人结婚,结果会怎么样呢?这是一个有趣的设想,而且在生活当中也不乏实例,但这样的婚姻同样不会幸福,因为这个女孩不会爱这样的男人。在女孩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异乎寻常的“男人图像”总是牵扯她的心,这个图像其实就是她记忆中的父亲图像。许多心理治疗的个案证实:亲子之间的情感隔阂,阻碍了爱在“父与女”、“母与子”之间的流动,也正是这份无法实现的爱,成为男人和女人们去追寻自己的“另一半”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