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疾病

作者:菏泽心理咨询师协会 日期:2018年05月29日 来源:菏泽心理咨询师协会 浏览:2109次

images/3/2018/05/YAo5xl1lLNaLaQ1KKUWAloHuOL6UWL.jpg


情绪是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医学模式中,情绪与人们的健康和疾病有着重要的关係。良好的情绪使人精力充沛、身体健壮;不良的情绪使人颓唐沮丧、萎糜不振、疾病丛生。情绪(emotion)既是一个複杂的心理现象,也是一个複杂的生理过程。

情绪一般定义为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遇到外界环境或社会活动的影响时,人体的大脑皮质对各种事物、事件或环境变化必然会出现各种不同反应。这样,情绪就反映了这些内在心理活动的状态。情绪变化并非人类所独具,其他高等动物也有类似喜、怒、惊、恐等情绪反应,而人类心理现象之所以变化无穷,全靠高度发达的人脑。人脑是心理、情感的器官,心理、情感活动源于社会实践,而且,只有透过社会实践才能维持正常的心理情感活动。


 

images/3/2018/05/FZKcz70e00d7lvvLV7d4xeqCD7FKF0.jpg


 

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伴有一定的情绪。情绪正常,首先表现为「心情恬静」。恬者,乐而不忧,即心情愉快;静者,安而不躁,即情绪稳定。

心情愉快,包含心身活动协调,自我满意,情绪高涨,充满希望,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心境处于忧鬱苦闷之中,情绪低落、灰心失望,这是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会出现思维紊乱、语无伦次、行动毫无秩序、言行不一,思维和行为是矛盾的、不协调的。情绪的变化必然会导致行为变化。


 

images/3/2018/05/SWLmpPPLP225PWNl31LZL51J5q3Ga1.jpg


 

情绪的分类

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认知评价感受,情绪是这些感受的外部表 现,随着客观世界的複杂化、多元性,人的感受也深化繁衍。情绪的分类法 也随着时代不同而互有区别,中国早期的医书【内经】将情绪分为五情,以 后又演变为七情。近代西方学者认为人的基本情绪是四类,其他情绪是由这四类基本情绪交叉叠合衍生出来的。

一、近代基本情绪分类

近代西方学者认为人的基本情绪分四类:喜、怒、哀、惧。分述于下:

【喜】每当人们情绪高涨时表现出欢愉的行为,而情绪高涨可因年龄、环境、知识、智能不同,表现出程度不一的欢愉行为。

【怒】每当人们情绪受到强烈刺激时所表现出暴躁的行为,而情绪可因刺激的强弱程度,反映在情感上也有所不同。

【哀】每当人们情绪受到沉重打击时所表现出悲伤的行为,而情绪可因打击的因素及程度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惧】每当人们情绪受到剧烈的恐吓时所表现出惊恐的行为,而情绪可受恐吓的轻重反映出不同的行为。


 

images/3/2018/05/TivwH6pI6v26gI656NnM35mhi60RHR.png


 

情绪与行为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没有情绪,人的一切活动将是不可思议的。引起情绪的刺激,可能来自外部环境,如:阳光、气候、色彩、声音、人、事物以及各种「意念」。也可因现实世界中任何具体的情景刺激成为情绪产生的触发因素。但人对周围事物採取何种态度,产生何样体验,则视它们对人需要的满足情况如何而定。情绪具有主观色彩,人们与各种事物的关係不一样,所抱的态度也不一样。 


 

images/3/2018/05/CXaR7Uy7ZA0gaxhUx3Chg6zXIPCYP7.jpg


 

二、中医七情

中医上的情绪与中医的理论分类紧密的结合,它不仅分出了情绪的种类,而且分别列出了健康与脏腑的关係,以及七情间的相互辩证关係。

中医的七情为:喜、怒、哀、思、惊、恐、忧。七情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生理反应,一般而言是不会致病的。若情志活动过度或持久而影响脏腑气血功能时,就可成为疾病发生的条件。 
 

心理性病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心因性病因比体因性病因更为重要。

心因性包括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情绪的变异和压力是最重要的心理因素。

心理性病因指引起心理情绪变化而致心理变态和皮质功能紊乱,直至经由中介机转使驱体遭受损害的各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尤其是人关係)、生活变故、精神刺激,以及性格类型。
 

【环境因素】是指居住场所、职业、工作、学校、邻居亲属关係等,环境因素也包含人际关係。不良的环境因素和紧张的人际关係都会导致心因性疾病。

【精神刺激】在生活、工作中如果受到强烈、突然或持久的精神打击会引起精神障碍;一旦寄予希望的目标实现不了时,情绪就会低落,意志消沉。威胁生命安全的各种灾祸及意外事件,或长期沉重的忧虑、悲痛、恐惧和委屈,都可成为致病因素。

【生活变故】家庭是每个人生活基本单元,是社会的细胞,它是感情寄託的主要来源,也可能是许多心理烦恼的来源。家庭生活发展史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和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欢乐和享受,对于每个家庭成员来说,在不同的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变化。

【性格类型】人体是个开放系统,随时都在与周围外环境接触,接受各种不同的刺激和影响。但相同的不良环境、生活变化和精神刺激,各个个体对此的反应却大不一样,有的人能应付自如,有的却因而致病。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与不同个性行为有很大的关係。

images/3/2018/05/s6B7uB5q22RU5bxr1514gR2b4MaO6c.jpg


 

情绪的生物本能及社会性

情绪与人类需要有密切关係。生理上的需要(如食物与水的需要)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需要。满足了需要,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无法满足就会产生焦虑,妨碍需要时就会产生愤怒。但这仅是本能,人类更重要的是社会性的需要,因此情绪有明显的社会性。 

一、需要、满足为喜,有利生存发展

人的情绪和情感明显地受到个性倾向所制约,凡与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相符合的事物,会引起满足、愉快、喜悦、崇敬等正向的情绪和情感;反之,则会引起失望、不安、厌恶、愤怒等负向的情绪和情感。凡得到各种需要(自然性和社会性),人就感到满足,有利生存。

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仅是防病治病的好方法,也是延年益寿的法宝。 

二、厌恶、拒斥、逃避为惧,以利保护自身

人类之所以有厌恶、拒斥、恐惧的情绪和行为,是为了避开伤害和毁灭,以保护自身的生存。社会是一个複杂体,某些不利因素不一定伤害人的躯体,但会伤害人的精神。因此人在作出各种不同情绪行为反应时,同样蕴含着生物本能。 

三、认知与评价-情绪的社会性

现代人的情绪明显带有社会性,或喜或忧,或惊或怒,都与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水准有关,每个人都有不同。 


 

images/3/2018/05/OHOxwPEooX2ssPkewSZX5e5kW9P77S.jpg

良性情绪与劣性情绪

一、良性情绪与健康

良性的情绪对于健康而言,无疑是个积极的、正性的反应,有益于健康。如果人们能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人的免疫机制能够活跃旺盛,就会减少感染疾病的机会,达到「精神免疫」。因此,积极的情绪可以增进健康、延缓衰老过程。 

二、劣性情绪与疾病

劣性情绪对人的健康影响很大,它会使人的免疫机能低下,容易罹病,使人早衰、短寿。故有害的劣性情绪是人们的大敌。

三、情绪在心理治疗中的地位

医护人员利用语言、行为或人际关係的交往,以改善病人的情绪、解 除病人的顾虑、提高思想认识层次、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及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情绪的改善在心理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images/3/2018/05/H2w1qHwGWT5YDHktLFTtk5q2TA22Tb.jpg


中国古代就主张用「以情胜情」的原理和惊恐、和安慰等方法来治疗精神创伤,如【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癫狂不止,其岳父採用惊吓的办法将他镇住;【红楼梦】中的宝玉,每次发病时,家人就拿他父亲贾政要来考他的学问吓唬他。这种「当头一棒」、「一瓢冷水」的作法,有时确实能很快解除病人的变态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可用这类办法来治好,必须要结合解释、疏洩、保证或暗示等办法,这样的治疗效果较显着,也较巩固。


 

images/3/2018/05/C2F5FAwhF5IFAF5W8HfbAfWk8OnWI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