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的理解里,鸡汤文的主体受众是青年学生,职场新人等,而鸡汤出品类型包括:母亲鸡汤、囚犯鸡汤、祖父鸡汤、祖母鸡汤、孩子鸡汤、父亲鸡汤等。在实际上则更为宽泛,以角色身份为标准其实难以划定。
滑铁卢大学心理学家戈登·彭尼库克曾经在对于废话的研究中表明:经常在社交网站上发表鼓舞人心名言的人,更容易相信宗教、阴谋论及超自然现象,相信那些非常人能做的事情,但他们的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偏低。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看鸡汤文的人,在认知水平上也许同样有所欠缺。鸡汤能带给人的多是温暖安然、动力奋进等,这种效果的实现依托于人们对于笼统意涵的表达容易采取对号入座的态度。之后持续深化让自己沉溺沉迷其中,致使“温汤煮青蛙”。
统看鸡汤的主要三大作用:暖心,启迪,励志。这倒不是说看鸡汤的人就冷漠,愚昧,情商低下,只是他们往往走不出需求不满,认知不深,内驱力不足的三个通病。
当漂居北上广,收入微薄,无助,生存与安全勉强糊弄,感情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都遥遥不可期,这个时候期待需求的满足,文字的力量唤醒自己的情感价值认同,如同短暂的梦境一样,鸡汤让人感怀唏嘘;
当婚姻零落,家人疏离,常常吸食段子快餐文化,从来对于问题考究不深,偏听偏信于道听途说的似是而非,这个时候,文字的力量触及自己的灵魂深处,指示精神的坦途,仿佛醍醐灌顶让人神清气爽顿悟开窍;
当职业高不成低不就,迟到拖延懒惰浮于表面,沉不下心,这个时候,文字的力量仿佛跌倒时送来的拐杖轮椅,远方可待,巅峰可抵,风雨不惧。
然后一碗碗鸡汤下肚,变身超级赛人,景阳冈随意过,吊睛白额大虫抡起来锤。再然后,五分钟过去,天还是那么寒,路依旧远,自己的背影还是那么长而孤独。
满满的鸡汤灌下,我们逐渐在掩饰自己的需求,糊弄自己的认知,让自己的内驱力陷入无尽漫游,在潇洒的一笑而过中,给自己的心灵铺上茫茫大雪,让自己的道路变得泥泞曲折。难道要成为这样的自己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换个角度想,能被鸡汤吸引的人,也是对于生活抱有憧憬的人。欠缺的不是无限憧憬与设想而是行为上的切实动作。
首先,战略上自然是需要先接受现实,很多事情不会轻而易举。一般而言,越珍贵的东西,越稀有,越难以得到,或许需要更为辛苦的努力,或许需要更为创新的谋划,或许需要更精巧的工具,或许需要的是那么一点运气……而这也就关乎战术的选择,鸡汤是你的选择(或者被选择),未来的路也一样。
如果想拼出一套房子,那么去根据当前的职业境况,未来的发展出路,定细节的方案。例如今年要达到多少收入,做哪些工作,放弃哪些东西,改变哪些习惯,哪些工具需要引入,哪些人群需要接触,哪些方法需要尝试……规划过程十分个性化,需要别人的建议,请参考;规划过程的实现,需要自己的落实,更请实践,并长期实践下去。
如果想学更多东西,了解更大世界,那么同样规划,需要去学会查找阅读筛选更多一手资料,需要去亲历调查确证一些事实,需要要跨学科,需要团队合作等等。
如果想改变自身的拖延惰性,发掘自身动力,那么需要检阅反省自身的病症,坦然接受自己的过去,也许需要从很小的事件,重复性去做,长时间地潜移默化,也许还会反复,需要提前设定好应对方案,也许需要别人监督或者帮助等等。
这里方案限于篇幅和智识只能笼统盖过,所谈内容也大多是“也许可以这么做”,唯一确认的是,需要去做去解决,只要问题还在。
对于鸡汤大可不必全然反对,因为鸡汤确实带来很多正面上进的力量或者哪怕是聊以自慰。鸡汤更需要认识,需要从这种认识中找寻自己的原因,自己为什么能、为什么要喝下这碗鸡汤,清楚地认知之后,能更接近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法做出协调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