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少数国人的诅咒是真爱国吗?

作者: 日期:2016年04月20日 来源: 浏览:1656次

   4月16日凌晨,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发生了一起不小的地震。关于地震灾情的报道不断刷屏,但是在这同时,我注意到一些很刺眼的评论,那就是在拍手称快。这样的“爱国言论”,总让人惴惴不安。


 


 

爱国主义分为两种

    有的人说,二战时全民抗日,是“爱国主义”;有的人说,奥运会上运动员代表中国取得好成绩,是“爱国主义”;有的人说,抵制日货,反对日本抢占钓鱼岛是“爱国主义”;还有人说,日本地震,拍手喊好,也是“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具备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等丰富的内涵。但是不少研究者都发现,爱国主义与爱国主义之间是有区别的。

    美国丹佛大都会州立学院的沙茨(Robert T. Schatz)和马萨诸塞大学安默斯特分校的斯托布(Ervin Staub)等研究者,将爱国主义区分为盲目的爱国主义(blind patriotism)和建设性的爱国主义(constructive patriotism)两种。两者都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但是前者只接受对祖国的正面评价,对批评则是不屑一顾,而后者能客观地接受两方面信息 。在对外的态度上,前者也更多地表现出对他国他族的敌视和排斥。

    显然,大多数对这次日本地震诅咒不断的爱国者属于盲目的爱国主义。

为什么会产生爱国主义呢?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类利用群体合作的方式,弥补自身体能的不足,顽强地在自然界中生存。但是可获得的生存资源是有限的,为了保证生存,群体不能一味地扩张规模,而是选择性地进行抱团。对群体内的认同和对群体外的排斥,这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使得群体得以茁壮成长。 最开始的群体简单集合,正是现如今所有群体心理的雏形,在此基础上我们发展出了家庭、家族、城镇、国家、联盟……

    作为一种进化选择的保留,在人的心中都具有与群体相适宜的心理机制,比如人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表现出对抚养者的亲近与陌生人的焦虑恐惧。心理学家埃里克·艾里克森(Erik H 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概念,强调个体对于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性,当我们因爱国情怀而满怀自豪的时候,也正是对于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

群体中的的偏见

    尽管许多时候,人类的理智高于情感,但是感性先于理智产生,甚至可以说,理智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而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群体情感,同样也是感性先行,当有人侮辱我们的祖国时,第一时间,我们不会想起祖国悠久的历史,不会想起对方这么做对自己的发展有什么阻碍,我们体会到的只有纯粹感性层面的愤怒和悲伤。同样,当情绪被高度唤醒的时候,我们更不会冷静考虑事情背后的逻辑与利弊。

    人类会进化出这样懒惰的心理机制,肯定是有其益处,比如当遇到坏人的时候,他们的侮辱和威胁是伤害我们的前奏,你当机立断做出反应是最安全的选择。此外,在对威胁等不良刺激的时候,我们倾向于“一刀切”的泛化:虽然不确定是威胁,但是它很像威胁,我们的情感也会把它当成威胁。因为在来不及分辨的时候,冤枉一个好人,总比放过一个坏人稳妥。不过这样做的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容易形成刻板印象。

    我们遇到北方人就说他大大咧咧,一碰到南方人就说他精细小气,一说到日本人我们就说他们是变态。之所以对日本仇视情绪这么严重,更多的是后天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爱国主义就是让你确信这个国家比所有其他的国家都要出色,只因为你生在这里。 ——萧伯纳

为什么偏偏仇视日本?

    仇视日本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源于上世纪的历史原因。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伤害是真真切切的。

    但是对于其他一些侵略过中国的国家,仇视程度远不及日本,我想这一方面是源于日本侵略对中国的伤害时间上更近而程度上更严重,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当下的威胁。

    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修宪、钓鱼岛争端……一些日本政治家的行为总是透露着危险的信号。如今新闻传播十分快捷,在经过媒体解读后,作为民众的我们很容易感受到来自邻国的威胁,加上历史原因,这一点显得更加突出。

    除了一些比较客观的报道外,还有些媒体为了迎合国人的仇日情绪赚取点击量,会刻意报道一些有利于贬低日本形象的暗示性新闻。这无形中加深了人们对于日本的焦虑。

爱国主义为人们提供了规范与归属

    记得08年汶川地震之初,一些对于四川人有成见的网民,曾经发表过幸灾乐祸的言论。但是这些声音并没有获得广泛的支持,恰恰相反的是,我们举国哀悼受难同胞,而过激言论者则受到了处罚。以国家为单位群体心理的对个体心理起到了规范作用。

    但是在我国人民和日本人民之间很难形成某种群体心理 ,这种规范作用就会很微弱。但是这不代表我们没可能站在同一战线上,比如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有涉嫌歧视黄种人的情况,多名亚裔电影工作人员就联名抗议。又或者像是科幻小说《三体》所说,当我们的威胁是外星人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形成群体认同。

去个性化的群体

    每当中日关系紧张,国内的日系车主们都会提心吊胆。在网络上大肆谩骂日本,在现实中砸日货,这成了国内的一大“景色”。可实际上,这些谩骂者和破坏者,在平时可能温顺礼貌,很少有过激的表现。之所以这样,是源于群体心理的魔力。

    当一个人处在群体之中,会不自主地让自己的行为更符合群体的意志,这种行为心理学上叫做从众,在从众行为获得归属与认同的同时, 个体要付出的代价就是削弱自我,专业说法叫做去个性化。

    初级一些的从众,比如观看表演时大家一起鼓掌,在一个集体中有意模仿其他人的行为,快乐的群体会更加快乐,沉默的群体会更加沉默。但是一个高度去个性化的个体来说,只要能服务于所属的群体,他甚至可以放下自己原有的价值观、道德观,甚至是自己和亲人的生命。

    正是因为肆无忌惮的群体具备可怕的力量,所以看到网上盲目爱国主义的那些评论,让我不寒而栗。

莫让盲目爱国成为罪恶的温床

    多数时候,无论是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中,我都不敢对这样偏激行为的微辞说出口,因为我知道,只要体现出对日本哪怕一点点同情或肯定, 马上会招惹来铺天盖地的否定和指责:“你这是不爱国,你这是汉奸行为。”说我这些话的人,脸上肯定闪烁着满是“爱国主义”的自豪神情。

    每次看到这种表情,我心中就在默念“去你妈的!”

    历史上,这种自豪的表情经常出现,在纳粹屠戮犹太人时,在侵华日军杀害中国百姓时,在驻伊美军虐待俘虏时,在ISIS份子袭击民众时……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类似的表情。任由盲目的爱国情绪野蛮生长,它就可以表现出最邪恶的形式:泯灭人性,残暴无情。这种盲目的爱国主义,已经走到了理性与良知等普世价值的对立面。

    2007年,纽约街头的抗议者引用塞缪尔•约翰逊的名言——“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的庇护所”。照片来源:Wally Gobetz/flickr

    同情与关心全人类,是人之为人的本性, 幸灾乐祸、诅咒其他善良的平民是不道德的,破坏他人的合法财产是违法的,哪怕再用“爱国主义”的幌子装饰,它还是卑劣与残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