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在心灵上帮助他人

作者: 日期:2015年07月27日 来源: 浏览:1626次

 文 陈莉莉  

    我从小生长在校园里,可以说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离开过学校。我的母亲是一位小学教师。而我也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在一九八八年浙江幼儿师范学校毕业之后,我就成为了一名幼儿教师。

    在自己过去的人生经历当中,我的母亲对我的人格发展和个人成长有极其重要地影响。在我的记忆中她和我的父亲始终用欣赏和鼓励的态度关注我的进步和成长,鼓励我参加自学考试,鼓励我客观地面对生活,鼓励我积极地对待工作,鼓励我遇到困难奋勇抗争……我一直能够很好地适应各种环境的变迁,独立应对和解决各种压力和矛盾,长期保持乐观的心境,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应该说我的母亲给予我的支持、欣赏和信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十多年在幼儿园的从教经历让我感受到来自社会、家长、领导、同事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希望自己能生活得轻松些、快乐些,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于是,在2000年我开始步入并不熟悉的心理学领域——自学心理健康教育本科课程。努力的学习加上乐于助人、善于倾听的特性,使我对心理学越来越感兴趣。我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先对自己作了分析,并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审视我和周围人之间的关系。正确的分析了相关的问题,对自己和同事、朋友的的相处做了调整,通过学习、观察、思考,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确得到了很大提高。在2006年,我更加坚定了做心理咨询师的愿望,参加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考核,希望能利用自己勤奋好学、真诚、善良、乐于助人的特质,学好专业知识,帮助那些受心理困扰的人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希望和父母、孩子通过咨询的艺术,一起感受生活的美好,获得心灵的成长。

    我曾经认为有了许多理论知识,应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当我真正面对来访者时,才发现要想作一名合格的心理辅导教师,只靠掌握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缺乏了理论联系实际,就连基本的主客关系都保证不了,会让来访者认为只会空谈,而解决不了他的实际问题。

    在我任教的班里曾有一位男孩子,他叫毛毛。从外表看,他非常健康:动作协调、体魄强健,脸庞红润。可是,与他相处之后你就会发现许多的问题:这个已经四岁的孩子还不会和你对话;你问他一句,他会口齿不清地学一句你的问话中的几个字;他的手指非常无力,甚至拧不开水龙头;他经常自言自语;他在生气的时候经常用自己的头去撞墙;他喜欢趴在地上摇晃;他还喜欢独自转圈;他喜欢看电视,还能背诵对白……

    这正值我学习心理咨询的期间,我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对照了已经学习过的一些知识,逐渐意识到:这个孩子有着比较严重的自闭倾向,需要进行非常正规、专业的心理干预。

    “我一定要对他进行一些必要的干预和帮助!”

    于是,我建议他的母亲每天和他进行最基本的对话练习;进行一些发展小肌肉的动作练习;通过小游戏进行注意力集中的练习……。在幼儿园里,我则鼓励其他的孩子主动邀请他加入游戏,和他互动……。然而,渐渐地我发现,真正决定心理咨询进程的,不是理论、也不是技巧和方法,而是心理咨询师本身的人格,只有一个健康、稳定的人格,才是心理咨询师取得咨询效果的根本保证。尽管,我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毛毛进行了帮助,但是,这种帮助因为我经验的缺乏而显得力不从心。我仅仅了解了,应该对他做什么样的建议和作为教师应该担负的辅助治疗。

    由此,我深深地认识到,咨询人员面对的是在心灵上需要帮助的人。人们前来咨询是为了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更有效地学习和工作,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充实而愉快地生活。咨询人员的任务就是要提高他们的这种能力。科学的道理不难理解,而将咨询的技术个性化地应用于每一个来访者,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真正学好心理咨询,特别是要想很好地掌握心理咨询的技能,创造性地展开工作,有效地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在实践中边学习,边领悟,加强和同行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咨询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