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让孩子输得起

作者: 日期:2016年06月03日 来源: 浏览:1503次

 

吕秋萍

    都说现在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经受不起挫折,这是因为家长不给他们接受磨炼、承受失败和挫折的机会。

    输不起,并不完全意味着贪恋胜利的快感,更多意义上,输不起是与惧怕失败和落后划等号的。让孩子有面对挫败时的容忍力,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情商,是他在日后的人生路上不那么惧怕跌倒,即便跌倒之后也能以乐观的心态爬起来。


孩子为何贪恋“赢”

    在大多数父母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总是最棒的“第一名”,所以孩子几乎是浸泡在“宝宝真厉害”“宝宝最聪明”这般的溢美之词中成长起来的。家长充满爱的赞美是催促孩子“求胜”的一剂强化物,逐渐膨胀的自尊心会更加依赖于这份赞美带来的快感,一旦遭遇失败,赞美和鼓励也就消失了,孩子接收到父母的失望反应之后,内在动机受到影响,转而选择以退缩、逃避等态度来应对。

    由此,显而易见,孩子会逐渐变得惧怕失败,是因为父母只对成功的行为给予正强化,但对于失败、不足给予否定或惩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父母本身也在贪恋“赢”所带来的快感和荣耀,对于孩子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条件接纳。

    所以父母不光要做到对孩子“乖”“好”“美”等行为给出表扬,对于孩子做得不够好,不如别人的行为也要给予接纳和鼓励,接纳孩子所有的优点和缺点。家长的无条件接纳是给予孩子稳定安全感的基础,这样的孩子有着坚实的情感后盾,对他们来说,一点点挫折和失败又算的了什么呢。

“输不起”宝宝或因“缺关注”

    有些家长或为培养宝宝的独立和自理能力,会对宝宝的采取“忽视”的态度。宝宝则为了避免被忽视,希望获得大人的关注,而使自己产生这样一种内部认知:我只有赢过其他的孩子,才会得到关注和认可。于是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输不起的性格。

 

家长误区:


    “你只要好好读书就行,其他都不用管。”

    是不是觉得这句话非常耳熟,是否你的父母也曾这样跟你说过?在过去,很多家长把成绩看得比天大,认为孩子能获得好成绩就万事大吉了,这在无形中忽略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当下的社会中,即便是孩子之间,也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上的较量,如果一个孩子他的关注点仅仅在成绩上,那可能在学习之外的各种方面都会因为巨大的心理落差而备受挫折。

    “你真是笨,我怎么那么倒霉生了你这个蠢货!”

    孩子对于挫折、失败的应对能力都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当失败来临的时候,父母是否能够坦然、大度地面对,这份态度就是孩子鲜活的榜样,若父母总是将失败进行外部归因,如别人过错或自己运气不好等,那久而久之,孩子也会习得这种消极的外部归因模式。

“你永远是最棒的知道吗!”

    当下很多家庭中的孩子都习惯了这般众星拱月式的溢美之词,孩子也习惯了这种“一览众山小”的虚拟成就感,喜欢成功、赞美带来的满足,难以接受失败带来的心理落差。

“你真没用,你干嘛不跟他抢回来!”

    孩子之间的争抢其实无关于胜负,如果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负,或是被抢走了东西,家长往往也会用一种胜负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这在孩子看来,潜台词就是“你为什么不赢”的责问。

 

如何让孩子输得起


1. 引导孩子享受过程


    要让孩子逐渐了解,过程的意义胜于结果,淡化胜负的概念,将赞扬的重点转移到事情本身上面。如孩子的绘画作品获得了老师的表扬,我们可以跟孩子探讨,“画画的过程让你开心吗,把作品介绍给同学们的感觉是不是很好,你喜欢画画吗?”


2. 培养同理心

    要输得起,不仅在于了解胜利带来的快感,更要学会体验败者的心情。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把握身边朋友、亲人的情绪,是提高孩子情商的关键。比如,当你的孩子抢了别人的玩具,你可以让他试着去体会被抢者的心情。有同理心的孩子会有更好的人员,也能更从容地面对胜负。

3. 保持谦逊的态度

    如果你的孩子在一场比赛中获胜了,你可以告诉他,“虽然你赢了,但是另外一个小朋友在某某环节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并不逊色于你。”让孩子在保持谦逊态度的同时,也让他知道有时候输的人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也有可学习的地方。


4. 内在参考标准


    “隔壁家的小孩”一直都是很多孩子的噩梦,因为“隔壁家的小孩”样样在行,永远都是赢家。所以父母最好不要总是把孩子与其他孩子做比较,引导孩子觉察自己的努力和进步,让孩子知道“今天的我胜过昨天的我便是进步”,建立起自我内在的评价标准。生活在比较中的孩子不会因为习惯了比较,而不惧怕胜负,恶性的比较反而会扼杀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更惧怕失败。

来源:自在心聆(zzxl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