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心理学之后,可以改变父母吗?

作者:菏泽心理咨询师协会 日期:2016年08月25日 来源:菏泽心理咨询师协会 浏览:1582次

本文来源:曾奇峰工作室(ID:zqfxl2013)
 

问题1

我基本上每周都会带母亲外出就餐一两次,而且是稍微讲究的餐厅。多数情况下,妈妈吃完都会细数一下这顿饭的不如意,咸了、辣了、不划算了。每次听到这些,我就会觉得非常愤怒,情绪非常糟糕,要很努力才能把指责妈妈的话咽下去。也会想起小时候,我向妈妈要了一个很想要的吃的或用的,她满足我后,也会用“非要要!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类似的话来回应我。请教老师,我要如何做才能跳出这种重复性的愤怒情绪?

11.jpg

付丽娟:先说一下,每一种相处模式,在小的时候,都是由父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成年以后,相处模式就变成了两人相互配合的结果。

你和母亲现在的状况,就是由你和母亲相互配合的结果。她有挑剔的需要,你制造了可以被她挑剔的场景。你之所以在了解她有挑剔的特质的情况下,还愿意每周带她出去吃饭,潜意识是想做一个继续被母亲挑剔的孩子,满足母亲对于挑剔的需要,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你也渴望母亲能够发生改变,变得不再挑剔,不再是她现在和过去的样子。所以,你带母亲出去吃饭的行为,是在表达你的这个愿望。而愿望有时候仅仅只是愿望,它可能无法被实现。就像希望奇迹发生,但未必奇迹就会发生,但是我们还是会对奇迹心有侥幸。说简单些是,你用带她出去吃饭的行为,指望她能改变,而她的反应是不会被你改变。你的愤怒来自于,她没有看到你的愿望,并能够理解你的愿望,或者满足你的愿望(她改变)。

要打破这个循环,只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她改变,一个是你放弃改变她。问题回到你的身上,你能放弃接受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吗?这对一个人来讲,也是很难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的角色。因为彻底地放弃对母亲的期待,是分离。以一个成人的眼光看待名字叫做“妈妈”的另一个成人,总是会让人伤感无限的。你是以孩子的位置放弃对妈妈的期待,与你是以成人的位置放弃对另一个人的期待,内在体验是不同的。我们只能在这里解释,是什么样子的,而无法通过这样的回复让你改变。真正的改变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也需要一些成长的机缘。

问题2

我的问题是对妈妈,尤其是姐姐充满愤怒,原因是他们总在向我抱怨生活、工作各种不如意。知道我在学心理学后,有时“变本加厉”。开始还能用抱持的态度,宽慰,鼓励。后面次数多了就烦躁不已。尤其是姐姐,由于住的近,几乎每两天都要找机会向我诉说一下当天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归结为单位如何不公正对待,谁谁又看不起她了,总问我怎么办?

我有时觉得她是妹我是姐,或者是妈。觉得他们的人生都要我负责似的(父亲去世两年,家里事我操心较多)。我很烦恼,不知该如何跟他们交流,一交流就很愤怒,还有我对她们的愤怒到底从何而来,是无法帮助她们的无力感吗,还是别的什么?怎么破解?

11.jpg

付丽娟:这种状况下,愤怒是对自己的保护。有时候我们必须用愤怒来驱赶一些人,不让他们更多的侵入。一个家庭,如果内部有一些问题,就会跳出一个人来承担这些问题,成为家庭平衡的协调人或者是照顾者。你可能就是在这个位置上,即有他们的助力,也有你自己的心甘情愿。

内疚的力量很强大,它可能会让人屈服,做一些自己本不愿意做的事情。你提到父亲去世两年多,可能你对父亲去世这个事情也有很深的内疚。假设你有对父亲去世这件事情的内疚,你自然会潜意识中觉得对姐姐失去父亲,母亲失去丈夫也怀有内疚。为了缓解内疚,或者防御内疚,你需要站到父亲空缺的位置上,即是你自己,也在某些方面继续发挥父亲的功能。

也许这里面也还有跟离开的人认同的需要,比如,一个家庭中,有一个人离开了,这会激活家庭成员的分离体验,如果有人能够补充进去,相当于是填补空缺,那么这种分离体验就能减少,就像父亲还在这个家庭中一样。如果家庭成员能够更多的面对父亲去世所带来的分离,也许你们也用不着这样努力地相互配合,而是各过各的。

你的母亲和姐姐怎么做很难说,说了也改变不了什么。从你的位置上来看,退回到你自己,接受父亲真正地离开了你们。那个空缺,就让它空在那里。可这不是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你需要先处理你自己的内疚。

周华健的,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这句话可能既是你父亲想说的,也是你母亲,你姐姐,和你想对父亲说的。但是现实的安排就是这样,违背人性(人的需求),有它的主张。

你们的反应,可能也是基于你们的愿望和现实的冲突。哪个比较大?从情感上来讲,当然是愿望更大。但是情感也逆不过现实。就像水无法逆流而上。有咨询师的话,可以继续谈谈父亲去世这件事情对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