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最健康的相处模式是什么?

作者:王璐 日期:2016年08月17日 来源:网络 浏览:1677次

在脱离单身生活之后,我们通常都会进入一段关系当中,从彼此熟悉到相互依赖,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如果在恋人关系当中,过度的独立和过度的依赖都会促进关系恶化,最终以分手这样不好的结局告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健康合理的互相依赖关系如何影响你们的伴侣关系的?所谓互相依赖,特别是在爱人关系中,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甚至有说法认为互相依赖是一种似非而是的关系——在独立和连接中相互平衡。

怎么说呢,举个例子,如果在情侣关系中,你每天都在为之操心他的起居、学习、事业甚至更多,连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与之沾边,那么这段关系就是不健康的;反之,如果在情侣关系中,你非常独立,从不过问他的起居、学习、事业甚至更多,连普通的关心都甚之不够,那么这段关系也会不健康,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慢慢的会促进另一半对你的猜忌。如果你还无法理解的话,我可以用心理学家STAN TATKIN所隐喻的;情侣泡沫相互关系说;解释解释每对情侣关系中,都是由两个整体的双方共同创造了一个单元形成,他们互相作用,你会用一个无形的绳索使这样的关系互相牵绊。

世间万物都万事不离其中,对于一段关系里面的女性,如果关系中感觉到好的地方,其实男性也会有如此之感,关系中有恶化的地方出现,当女方发现了,男方也会发现。如果女方得到了男方的支柱,那么男方也将得到女方的支柱。如果,关系中有恶化的情况出现,女方半夜三更睡不着觉,保持睡眠不佳的状态,随之而来的便是疾病和健康的困扰,这样便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一个泡沫倒塌炸裂会影响另一个泡沫崩塌

再举个例子,一段关系当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女性为之付出了那么多,怎么男性越来越无视女性的存在。或者男性对女性那么那么好,怎么女性就是觉察不到。我们可以利用阴阳来解释,阴阳在圆圈当中平衡,当阳面无限的扩大(依赖关系中的付出方),阴面便会被占据原本属于它的位置,也就是说它会逐步地被吞噬。渐渐地,阳面只能越发付出填补阴面的缺失,阴面也就表现更为稀少。我们看待情侣依赖关系,也需要用一个整体的观念去考量它。就如前面例子中我说道的圆圈阴阳和泡沫说。

格式塔心理学其实把我们依赖关系解释的非常清楚,我们来看一下格式塔的定义: 整体并非部分的总和,整体大于部分,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这是格式塔心理学家Kurt Koffka对格式塔心理学较为经典的翻译句。整体不单单是一个简略粗暴的加法,整体中又具有独立存在的部分。因此,我建议你们这么理解这句话,成对怎么形成?要有独立的你,也要有独立的我,才可能有成对一说。我们的整体是其他(不先于整体而言的)大于你或者大于我而形成的。整体是一个单独内在分开的单元。

"依赖"当从依靠某人或某事当中定义是中性的,我们不好判断依赖到何种程度才是最对的或者;不依赖到何种程度才是贴切的。就比方协同依赖症(codependence),它有一个很不好的名字;自从这样的观念和定义被嗜酒者护戒协会联系在一起后...只要有"酒精"一次出现,通常都会伴有另一个词语出现"依赖"(dodependenct)。

当你看到那些过多的表达需要被照顾时,需求却会被打上和酒精一起的标签,这样的结果将导致过度顺从的和依附性行为的结果,乃至特别恐惧分离的结果。互相依赖症和上述的协同依赖症是有所区别的。我想说的是,互相依赖,是从深刻的连通和亲密的结合中发展而来的。这样深度地安全感和安全运作原理的满足并不会自动地发生【在很多情侣和成对关系中都如此】。互相依赖,是当情侣或成对关系故意去学习为另一半付出的时候才会出现。什么样的行为才会标记为故意去学习的行为呢?又是为什么或者何时他们要停止这样的行为?而又是什么样的小惊动会使整个关系变得不协调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做一个能对彼此互相依赖的自我呢?我现在用多个心理学理论交织在一起来对这样的关系进行解释,从孩子身上发现并了解一下真正健康的互相依赖将是何种模式。

分离个体化理论

分离个体化是一个心理学基本概念。发展了这个理论,该理论基于1950年后期她在纽约诊所观察婴幼儿行为所得。为了成为我们自己的个体化的自我,我们需要从抚养我们的抚养人那分离出来。这个过程起源于物理基础的启动,当孩子学会用他们的双脚直立行走时,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哇,我可以走向妈妈/爸爸了。

我们再来说一下依恋理论

安全依恋模式的高低程度取决于他的照顾者(们),例如:越少的矛盾,就说明他能从周遭的环境中获得越自由的情绪及物理感受。一个安全依恋模式的小孩通常都会更加喜欢从父母身边溜走去探索他周遭的环境,然后他们过一会会再次回到父母身边去触碰他们的父母或者回来去找一些身体上地连接,然后又会再一次溜走去探索世界。而缺乏安全依恋模式的小孩,很可能会坚守在他的阵地不去其他地方探索,换句话说,他们更喜欢机械式地独自一个人玩耍。

进与出之间的平衡怎样将会是依恋模式的关键所在。

阶段理论

其他关于强调进和出平衡的理论就是阶段理论了。来和回相对于、上和下相对应。你能明白我说的这个意思了吧。所有在心理学上的阶段理论,我认为都可以和阴阳相对应……丧失是由于向前进,那么你就必须抛弃一下在你身后的东西。


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

认知心理学始于1930年,该领域探讨的是儿童的思想与成人思想的差异性。他指出这样的说法,当你想要灌输进新的东西到你的脑里时,你的大脑就会被修改。【吸收到调解的过程】

因此,当一个孩子有了改变的目的时,通常那是因为他有了想去满足他不断增长的需求的想法。但是,他的精神结构同样也在改变着,从而满足和环境需求的想适应性——适应新鲜感。这也可以从阴阳解释。

埃里克森(美国心理学家)再举一个例子。

在1950年的时候,他创始了著名的自我发展理论,就是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的8个重要心理演变阶段表。他的妻子和当时的拍档后来增加到了9个心理阶段。在每一阶段当中,你都会面临一次又一次新的挑战。个体的生物力量和社会文化力量之间的冲突都需要被不断的调和。在儿童的学步时期(童年期),第2阶段[1-3岁]的时候,父母及其他照顾他们的成人,允许儿童独立地去管控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会使儿童获得了一种自主感。相反,如果父母使孩子一直遭到许多失败的体验,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与羞耻之感。弗洛伊德(奥地利心理学家)在更早些的时候,20世纪初,弗洛伊德就在撰写着关于性心理可预见的不同阶段,孩子们的兴趣和行为集中在特定的身体部位,这都体现出他们哪个阶段得到健康的发展以至于获得成熟体验。例如,哺乳期的器官是嘴,排便训练期是肛门。

失望感或失败感

[例如,由于生理功能障碍,家长或社会的反对]可能意味着让你停止在一个特定的阶段中[一直迷恋],因为那个时期的器官感受一直未得到解决,所以个体就会一直沉浸在早期身体区和心理特定特征区。到底这些的理论背景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会对你的恋人关系有哪方面的影响呢?我深信你们的关系会在上面的阶段中不断进步。那么,你可以自己对你的互相依赖的成对关系把个脉,你们的依赖关系中有互补或相似的促进双方感情的地方吗?【比如,当你做了晚饭,我就会洗碗。如果你清了我们这个月的家庭账单,我机会负责整个月哄孩子睡觉】。你们有相似或不同的焦虑的地方吗?你们特别敏感吗?你们是如何更好地感知感应对方的?尤其是,你和你另一半的依恋类型又是怎样的呢?依恋类型能决定你们双方在感情上有所焦虑的地方时,双方如何为对方安抚情绪……同样,你们的感情中依恋类型还包括了双方给彼此的空间感有多少。